面对思想活跃、青春萌动、个性多彩的学生,并不是一个制度和一次说教就能一劳永逸。班主任随时要面对学生、面对家长、面对问题。有时简单的问题,发生在不同的学生身上,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,需要班主任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。所以,班主任工作需要讲究艺术,需要融入情感、智慧、技巧、方法,就是班主任工作的艺术。
教育家马卡连柯说: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。”热爱学生是每个教师的天职。首先,因为有爱,班主任才能全身心地去呵护学生的每一颗心灵,耐心做到心灵沟通,精心塑造品格。其次,因为有爱,才能得到家长、学生的信任,才能开启理想的教育。
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。但是,光有爱心是不够的,更重要的是“会爱”。真正的爱是“智慧的爱”,是恰到好处的爱,是能够激发学生真挚情感的爱。在与学生的接触和交往中,我感到,像因材施教一样,爱也应该“因生给爱”。
其次,教做人,帮助学生确立人生观。学生在中专院校里,学习知识重要,学习技能更重要,而学会做人最重要。班主任的最主要工作就是教学生学会做人,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。正如陶行知所言:“先生不应该专教书。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。学生不应当专读书,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”。
热爱学生本身就是教师的一种教育手段。教师爱学生,学生体会到这种温暖之情,内心必然受到鼓舞,其上进心必然更强烈,就会自觉按老师的要求去做,同时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,从而形成一种求学上进的热情。
实际上,关爱学生、尊重学生,并不等于对学生放任自流,对他们自身存在的错误视而不见。尚处于成长之中的学生在日常学习、生活中难免犯错误,班主任对学生的感情灌注和对学生提出严格、合理的要求相统一。严格要求学生正是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,真正热爱学生的教师总是能把爱与严结合起来,做到从爱出发,从严出发,去教育学生。严格要求学生也是一门学问。随心所欲、严格无边不仅不会对学生的成长、进步起到有利的作用,弄不好还会使学生逆反心理膨胀,产生对教师的抵触情绪,激化师生间的矛盾,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。严格要求也要讲求科学性。有这样几点体会:一是严而有理。严格要求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、符合教育规律的,是由教育过程的需要及教学教育任务决定的。 二是严而有度。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、理解能力和可接受性有了全面正确的了解,才能对学生提出符合他们的实际,能为他们的思想水平、认识程度所接受的要求。三是严而有方。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,要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,切切实实地执行。单纯地命令、禁止不一定有显著的效果,采取疏导的方式,寓教育教学要求于学生的各项活动中,效果就比较理想。四是严而有恒。一种要求一经提出就要使它相对稳定,不能时严时松。教师应该对要求的落实作经常性的检查,而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。。
其实教育教学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的过程,而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无忧无虑、无拘无束地学习和生活,能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。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。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,一定是一位有人情味的人。”教育者的人格、智慧、爱等对学生有着缓慢而持久、细腻而深入的影响。只有用人格才能影响人格,用爱心才能培育爱心,用心灵才能照亮心灵。只有沐浴着人性的阳光雨露成长起来的孩子,才能成为具有人性的人。我认为,对于一位有事业心的教育者来说,用真诚的态度和真挚的情感与学生交朋友,无疑能使教育充满更多的人情、人性和人道。
我不能左右天气,却可以改变孩子的心情;不能改变容貌,却可以让孩子展现笑容。”关爱学生是一名班主任必备的品格,关爱能熔化学生心灵的坚冰,能启迪学生求知的欲望,能架起师生间心灵的桥梁。
让我们用爱去浇灌祖国的每一朵花朵吧!